8月2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7种谈判抗癌药,有15种今年上半年采购量已超去年,其中9种是2018年全年采购量的5倍以上
曾益新表示,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短缺药和原料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是重大民生关切。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并作出部署。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4月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和分级应对。印发了《关于推动做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工作的通知》和《医疗机构短缺药品分类分级与替代使用技术指南》,供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对药品短缺时参考使用。今年以来,各级部门共牵头应对处置2万余条医疗机构上报的短缺药品信息。
二是组织做好重点药品供应保障。积极推动有关方面于7月10日恢复氯法齐明生产和投放市场,这个药是用于耐多药结核治疗必需的一个药品,也积极协调国内企业扩大阿糖胞苷产能,应对国外停产造成的短缺,指导地方解决硝酸甘油生产难题;制定第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和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清单。
三是推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等政策落实。24个省份明确了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明显提升。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医保谈判抗癌药。
去年医保局组织17种抗癌药谈判,最终达成了比较好的采购价格,有15种今年上半年采购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9种药品是2018年全年采购量的5倍以上,伊布替尼是2018年全年采购量的18倍。
四是查处原料药垄断违法违规行为,对4种原料药立案调查。五是药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药品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简化原料药上市流程。六是细化各部门任务措施,研究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
目前,随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药品短缺矛盾有所缓解,大范围、长期性短缺情况较少,主要为暂时性、局部性短缺,今年各地建议国家应对处置的品种10余种,每个品种限定在个别省份,不具备普遍性。
下一步,卫健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政策措施。
二是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实施药品停产报告制度,推动医疗机构设置急(抢)救药等库存警戒线,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
三是抓紧制定规范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文件,强化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用药模式,提高政府办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
四是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对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合理定价、直接挂网采购。对替代性差、市场供应不稳定的短缺药品,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保供。研究加大急需药品进口政策措施,
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原料药垄断、操控市场等违法违规问题。六是统筹做好组织实施、宣传引导等工作。
2015年以来,70%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
陈金甫表示,针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部署,医保局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
健全药品价格供应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品种进行价格成本专项调查,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推动质量一致性评价,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开展抗癌药谈判;扩大医保目录,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药品领域价格监督检查和原料药的反垄断执法,严肃查处冰醋酸和扑尔敏原料垄断案,对部分原料药涉嫌垄断立案调查。
通过上述措施,目前药品价格总体保持了稳定,特别是一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药品,通过带量采购,医保的准入谈判,价格大幅度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
从药品涨价的原因来看:一是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二是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三是有客观的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针对目前突出的问题,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的要求,做好药品价格的稳定工作,努力保障临床用药的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
一是积极应对当前药价过快上涨。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将约谈敦促企业主动纠正。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失信惩戒等措施,直至依法依规实施处罚。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监测预警、成本调查、函询约谈、信用评价、信息披露、暂停挂网、违法处罚等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定价,自觉规范企业的行为。
三是着眼于治本之策深化改革。包括深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建立价格和招标采购的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措施,促进形成公平健康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
医药云端工作室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