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牵头发起、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医院管理机构研讨会上,就药品招标、医改进程、医保支付等行业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发言,综合整理如下:
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大势所趋
梁万年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重点在于切断药品耗材和医院,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他说:“第一步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的价格,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改革,招采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用耗材行为规范的监管,在多个环节上综合发力,真正把药品耗材、虚高价格给降下来,多出来的水分回归社会,回归群众。”
多个政策文件将出台
梁万年透露,为达成这一目标,今年国家发改委将形成药品定价机制的正式文件。同时,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文件也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关于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文件也即将出台。
以招标新政撬动系列改革
“要改变过去只招不采,量价不挂钩的方式,坚持招标采购方向。通过招标采购这个环节的变革,来推动整个药品、生产、定价、流通、管理使用等一系列领域的变革。”
梁万年认为领域内形成合理价格体系的重要标志是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改变。“要改变现在医院收入结构当中药品、耗材的占比70%的现状,让真正体现劳务技术价格的收入占医院收入的70%,这是重要的改革目标。”
支付改革:混合制是未来的方向
同时,梁万年指出,要充分发挥医保对医院、医疗行为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真正把医保有限的资金用好,与此同时医保对医生、对医院的付费方式也实行根本的变革,从现阶段的以后付式为主的按项目付费方式转向以预付式为主的按病种、DRG、床日、人头等各种支付方式并存的混合式的支付。”
支付方式的变革是一个导航标,预付方式可以使医疗诊治有一个收入和成本合理的预期,检查、检验和药品的内省控费动力会产生。“这项改革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推它,其他的改革也很难成效,最少是大打折扣。”
赛柏蓝评析
一、革除“以药补医”是医改是核心工作,取消药品加成则是最直接、最简单粗暴的行动。截止今天,全国很多省区都在县级公立医院、或者医改试点医院推行了取消加成政策,浙江更为彻底,在所有公立医院实行取消加成政策。但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牵扯到太多利益,绝大部分都没有实施这一政策。
5年前新医改刚推出的时候,当时的卫生部就曾提出要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5年过去了,除了上述提到的成果外,距离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还相当遥远。这“第一步”就走了五年,医改核心就是降药价,既慢且难,需要新突破。
二、横向对比目前的全国各省药品招标,大家标准不同、节奏不一;花样百出、我行我素。一些省份力求通过各种变通的方式,表面上是遵守了国家各项政策,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如二次议价、如地方保护等。卫计委即将出台的招标文件虽然令人期待,但仅为指导意见,对各省的实操影响,有待观察。
三、医保亏空问题日益严重,支付改革的本质是规范、合理用药,这项改革值得期待。
赛柏蓝 2014/10/18